搜读云

繁体版 简体版
搜读云 > 平衡师 > 第23章 第 26 章

第23章 第 26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到了快要上学的年纪,薛夜明回到了家人身边。

这应该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。但在薛夜明的感觉中,自己只不过是从一个领养家庭换到了另一个领养家庭。他和家人之间,已然有了一层难以消除的隔阂。

回家后的第一个生日,父母送给他一套装帧精美的故事书,作为他的学前启蒙读物。这个年代,实体书是稀罕东西,价格不菲,通常都是用来当作收藏品。薛夜明第一次见到实体书,爱不释手。他喜欢那种沉甸甸的质感,还有铜版纸光滑的触感。

就是在这套故事书里,薛夜明读到了一句话:“Once an outcast, always an outcast.”一朝为弃儿,终身为弃儿。此后的岁月里,这句话犹如一句谶语,又像是一个墓志铭,预言了他这一生都未能摆脱的弃儿情结。

那一段被寄养的日子,教会了薛夜明如何用乖巧温顺的态度取悦长辈,以便降低自己的生存难度。大多数时候,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,就不会被别人讨厌。

秉承着这样的态度,薛夜明似乎逐渐融入了自己的家庭,与家人度过了彼此相安的几年。若干年后回头再看,那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过的,最接近幸福的时光。

然而当时的他并未感到幸福。相反,他常常觉得,生活中潜伏着某种巨大的、莫可名状的未知之物,在不可见之处投下诡谲的阴影。他无法向别人描述这种感受,也无需向别人描述——即使说了,大约也只是收获“敏感脆弱”这样的评价。

他凭直觉知道,这个家庭不会接受一切非理性的事物。他看到了他的哥哥和弟弟按部就班的成长轨迹,也设想过,假如他不曾因为体弱而短暂地离开了父母,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将是如此这般,容不得半点偏差。

现在的他成了一个不被需要的次品。体弱的狮子幼崽会被父母抛弃,独自走向死亡。这也是他所面临的命运,差别只在于,人类社会有着更多的仁慈,他被允许在这个名为“家庭”的族群中苟活下去。

一转眼,他进入了中学。

接触的人多了,薛夜明逐渐学会了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技巧。出色的容貌,成了他用来探测他人意图的工具。就像蝙蝠释放出超声波来探路一样,通过观察别人看见他容貌时的第一反应,他便能作出最初的判断,对方可能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来接近他。

这些目的并不一定是恶意的,比如很多人夸赞他的容貌,是为了向他传达友善,同时也希望收获他的友善。但无论善意还是恶意,人们总有一个目的。这个目的就是一个指向标,指示着人与人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。

在许多同学看来,他是令人羡慕的。相貌好,成绩好,家境好。对于十几岁的少年们来说,这样的“三好学生”,就可以算得上是拿了主角剧本的上帝宠儿。就连他经常因为生病而请假或早退,也成了同学们眼中的特权。

他的人生一帆风顺,家庭和睦,同学融洽,围绕在他身边的一切都称得上完美——至少表面如此。

但是生活就如同在结冰的湖面上跳舞,没有人知道,脚下的冰面会不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迸裂开一道缝隙,使人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暗。

他的完美人生出现第一道裂痕,是在他十四岁的时候。

如果追溯那道裂痕最初的起点,似乎是他的青春期抑郁症。

许多人都认为,患上抑郁症的人必然经历过重大的挫折,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。有些时候,抑郁症是一种预警信号,提醒人们需要远离那些正在悄然磨损自己的隐蔽之物,避开长期的慢性应激。

遗憾的是,当时的薛夜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他只是单纯地以为,自己的情绪出问题了。他感到恐惧,害怕这样的自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。

这种担心并非多馀。随着他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,家人们开始越来越掩饰不住对他的失望和不耐。他们以或委婉或直接的方式,向他传达了这样的意思:别人都好好的,怎么就你那么多事呢?身体和脑子都会出问题,可见确实是个次品。

十四岁的薛夜明还没有学会,该如何应对来自最亲近的人们的伤害。他选择了把自己缩起来。以他早年的经验,当亲戚觉得他麻烦的时候,只要他把自己缩起来,尽量不去碍他们的事,他们就会多容忍他一些。

很久以后他才想明白,当初的自己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。亲戚容忍他,是因为他仅仅是一个暂时的借宿者,而不是他们长久的负累。可家人不一样,他就像是长在他们鞋子里的一块石头,不会因为缩得小了一点就不再硌脚。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不对他生厌,就是主动离开,远远离开。

薛夜明报考了星城大学。他和家人说好,由他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,不需要家里继续供应他。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,他感觉得到,自己和家人都松了一口气。

离家前的最后一个生日,父母又送了他一套书,但是薛夜明没有拿走。除了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,他什么也没有拿走。

进入大学后的生活和以前有诸多不同,而相同之处是,他依然经常生病,也依然喜欢独来独往。依然有很多人试图接近他,他也依然习惯性地与所有人保持距离,每天在学校和租住的房子之间单调地两点一线。

他给自己设定了未来的人生轨迹:考研,读博,留校任教,一辈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。对于他这样误闯人世的“社会适应不良症”患者,越少接触人群,对自己越有利。

也有一些时刻,他会被突如其来的孤独感狠狠击中,那就像是一种突然发作的偏头痛症状,虽不致命,却是折磨。那时他就跑到一处人多的地方,站得远远的,想象自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,沾染一些隔岸观火的热闹。然后转身离开,回到自己的冷清里。

他曾经以为,自己一生的命运就是这样了。虽然不幸福,但是很正常。很多时候,“正常”就是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世上得到的最大的幸福。

可他没有想到,命运对他另有安排。而且,命运还非常负责任地提前跟他打了个招呼。

十九岁的生日,他也是一个人度过的。那时他还不知道,这将是他正常人生之中的最后一个生日。

那个下午,他待在学校的影音资料馆,伴着窗外连绵的阴雨,看了一部名字和情节都很奇特的电影。他至今也想不通,自己究竟是怎么在无意之间选中那部电影的。仿佛只是手指在菜单上随意一划,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就在他眼前不期然地徐徐展开。

女主角自幼受到他人的漠视和嫌弃,却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被爱。每一次脚下的冰面出现裂痕,她都以为自己的人生要完蛋了,但是生活又把她拉回到了冰面上。最终,当她重新找到了勇气,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在人生的冰面上翩翩起舞之时,冰裂开了,她掉下去,彻底完蛋了。

后来回想起这部电影,薛夜明方才相信,自己确实是拿了主角的剧本。只是,拿了主角剧本的人未必都是上帝的宠儿,也可能是上帝的弃儿。

十九岁这一年无波无澜,日子有着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。他在准备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,围绕在他身边的一切都称得上完美——至少表面如此。

这一年的最后一天,照例有着新年将至的浮躁与喧嚣。那天晚上,他原本打算回学校去查一份资料,却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突然感到一阵难受。他知道,是那种名为“孤独感”的偏头痛又发作了。

他临时改变了计划,没有去学校,而是随便乘上了一辆人最多的公交车。它载着他抵达了终点站,星城中心广场。

——从此以后,这个地名将会以一种血腥的方式,与他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
那一晚的中心广场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闹。人们拥挤在一起,等待迎接跨年的钟声。

薛夜明在广场边站了很久。冥冥之中,似乎有另一个自己在告诉他:好好看着,记住这一刻。记住这些画面,这些声音,记住这一刻的心情,记住这一刻的每一个细节。因为以后的日子里,你将会无数次无数次回忆起这一刻,直到你生命的终点。

突然之间,薛夜明又一次感觉到了年少时那种熟悉的恐惧。一直潜伏在他生活中的那种巨大的、莫可名状的未知之物,正在不可见的阴影之中蠢蠢欲动。

薛夜明没有等到跨年的钟声响起,便迅速离开了中心广场。

随后而来的,就是那个血色的跨年之夜。

他正常的人生轨迹,在他刚刚迈进二十岁的这一年,戛然而止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1234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