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读云

繁体版 简体版
搜读云 > 八卦史记故事 > 第23章 周朝(六)

第23章 周朝(六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周成王幼小,周刚刚平定天下,周公害怕诸侯背叛周,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。

这里涉及到周成王的年龄问题,我个人觉得可以八卦一下。

说到周成王,他的父亲是武王姬发,母亲是谁呢?据说是姜子牙的女儿。姜子牙活了一百四十岁左右,他遇到文王的时候已经七十二岁,等到文王去世,武王也去世,姜子牙最少九十六七岁吧,而这时候他的外孙姬诵才十几岁(有人考证说十三岁,但是后面司马迁记录的《鲁周公世家》里写当时成王“尚在襁褓之中”)。那么他的女儿大约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吧(我经常觉得古代男人有时候很神奇,六七十岁还可以生孩子,而这些人很多还是道教的人物——并不是说佛教的不可以生了,但是佛教后期主流是不是生孩子的)。或者说周成王的妈妈是姜子牙的后代,比如孙女重孙女什么的。

如果,周成王的母亲是姜子牙的女儿,周成王姬诵最少应该是姜子牙女儿的长子,那么姬发和姜子牙的女儿可能要差上那么二十几或者三四十岁(当然也可能姜子牙的女儿就是元王后,但是一直生女儿,一直生女儿,直到姬诵出生)。那么很可能姬发中途换过一回或者几回老婆。不管是前面的老婆死掉了,还是废掉了,新老婆生的孩子年龄小,阅历不足,镇不住场子。所谓“国赖长君”,所以,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摄政,这样可以适当的减少政权的震荡,保证政策的持续性。

但是呢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的做法。所以,周公执政很快就面领了一个问题“三叔叛乱”。所谓三叔,就是周武王的三个弟弟,也是也是周公的亲兄弟,不管是不满意周公大权独揽,还是认为周公是在篡位夺权,总之他们不服周公,或者连带不服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的小天子。总之就是叛乱了。不但这几位自己叛乱,还有势力趁机发动,商朝的武庚也叛乱了——我们不知道这两方势力有没有联合——毕竟商的残余势力应该有一部分会想夺回一些权柄。

另外据说东夷的势力也叛乱了。

东夷势力之前商纣王打下来过。纣王死去了,周武王按道理会派人去接收。但是,我们设身处地的为东夷势力想一想,他们肯定会更愿意独立。所以不管是商朝也好,还是周朝也好,有了机会,想来他们不会放弃反抗的。

其实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一种觉悟,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,好多好多事情都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,而很多事情也是同时发生的。

好了我们说回“三监之乱”,带头的是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,他们打起了反对周公的旗帜。管叔是姬鲜,和武王周公一样是嫡子,排行老三,如果按排行,监国的重任似乎更应该落在他身上。蔡叔度是老五,霍叔是老八,据说跟武王和周公也是一个妈。

三监之乱听起来很厉害,但是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。两年以后,就在周公的打压下失败了。周公诛杀管叔鲜和武庚,流放蔡叔度,将霍叔处降为庶民,管国就此灭亡。管国灭亡后,管叔鲜的后代以国号为姓,称管氏。

我们看叛乱的三兄弟的处罚是不一样的。三哥(武王一代排名最前)被杀了(也有资料说自杀了)。蔡叔被流放了(个人觉得老五或许还保留有军队,但是明显怼不过周公,干脆去边远的地方吧,自己或者还带着族人和部下走了也说不定)。老八被降为庶民,就是成了一般人。很难讲具体怎么样,不过庶人是没有特权的,把一个从小含着金汤勺的贵族弄成一个没有任何特权的平民,其中的落差想来不会好受。但是一些资料记载还提到一句“三年不得录用,”那么过了三年以后还是有被继续录用,重新进入政坛的可能的。

武庚叛乱被杀了(也有一种说法说他北逃了,跑到周朝统治之外的地方立了一个邶国,在今北京附近),商朝的祭祀不能断掉,于是微子再一次出场。周公(据说名义上还是周成王)于是用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,建立了宋国。后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,说收聚了不少殷遗民,用来封武王的小弟弟封为卫康叔,也就是说微子启名义上是宋国国君,而实质上他的权利被卫国的国君姬康掌控,傀儡的感觉很强有没有?所以投降了就有高官厚禄什么的,适合多想想。

这里我觉得箕子也应该提一下。武王在的时候,他是跟箕子对过话的,成王出台后箕子好像就不见了,会不会箕子也参与了叛乱呢?或者他并没有参与叛乱,但是看到叛乱失败而微子做了傀儡,伤心失望之下带着一部分人去了朝鲜一带?那时候的朝鲜可是未开发地区,跟流放应该没什么区别吧?这跟后面成王流放了一部分殷朝的残余势力也能联系上。纯属猜测。

晋唐叔(周成王同父同母的弟弟)获得吉祥的谷穗(具体什么样的吉祥呢?穗特别大的?一根苗上长两个穗的?都不是,二茎共生一穗的粟禾,两根苗,它们长着长着谷穗长到一块去了,成了一个)献给成王,有好东西弟弟给了哥哥,成王把它送到周公的驻兵之地。周公在东方受此吉祥的谷穗,并宣布了天子的命令。

这一段没有注明时间,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,如果结合下面的句子,很可能是成王和弟弟都很小的时候。下面一句说,当初,管、蔡背叛周,周公征讨他们,三年才完全平定,所以先作《大诰》——大约是征讨檄文加自我辩白?其次作《微子之命》——扶持微子做宋国国君的时候吧?又其次作《归禾》,又其次作《嘉禾》——这是收到吉祥谷穗的时候,又其次作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、《梓材》,这些事在《鲁周公世家》里面有写。

看记录,好像周公很容易就消灭了叛乱,而事实上当初他面临的形式绝不是很轻松的。

首先,周成王不管怎么说是正统继承人,身边不会少了忠臣,更不会少了投机者,他们不会忘记诋毁处处束缚着成王的权力(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成王的生命)的周公的,当然周公身边未必没有投机者;而成王的外公是姜子牙,姜子牙掌的是兵权,周公如果威胁到成王的安全,最少从血缘上来讲,姜子牙一系不会袖手旁观,更不会听周公调度去打东夷,好让周公抽得出手对付叛乱。

其次,叛乱的那三位就不说了,召公那时候也是不满的,那时候召公位居三公:自陕地以西,由召公主管;自陕地以东,由周公主管。召公怀疑周公的作为,周公就写了《君奭》一文进行表白。召公仍然对周公很不满。周公于是称扬殷商时的有关史实说:“商汤时有伊尹,功德感通了上天;在太戊时,就有像伊陟、臣扈那样的人,功德感通了上帝,并有巫咸治理朝政;在祖乙时,就有像巫贤那样的人;在武丁时,就有像甘般那样的人:这些大臣都有辅佐君王主持施政的功业,殷朝得到了治理和安定。”召公听了这番话,这才高兴起来。

就是说不论宗亲还是军队,周公的势力没有独大,既然不能独大,少不了受牵制。

当然周公还是很厉害的,他某种程度上与内部势力达成和解,平定了叛乱,同时制定完善了礼仪制度,稳定住了武王去世后的动荡。

据说那时候周公经常忙的没时间吃饭。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关于他的话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。听说有人才了,或者有正事了,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去接见、去解决。

另外,周公世家里还写周公的无私之举。当初,成王幼小时,有病了,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(在中国的巫术范畴里,指甲和头发都是重要的道具,有了指甲和头发,一个有本领的巫,可以治对方甚至对方一户口本于死地)沉入河中,向神祝告说:“王年幼没有主张,冒犯神命的是旦。”也把那祝告册文藏于秘府(跟以前祈祷自己代替物网去死的一样),成王病果然痊愈。

周公摄政七年,成王长大了,周公还政给成王,重新北面称臣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123456